時值九月,雖然中秋的腳步已逐漸遠去,但彌漫在閩南地區(qū)的節(jié)日氛圍依舊濃郁。上周五晚(9月20日),廈門濱奇集團于白鷺洲舒友海鮮大酒樓開展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博餅團建活動。
博餅(跋餅),起源于福建廈門鼓浪嶼,始于清初,是閩南地區(qū)特有的月餅文化外延的一種傳統(tǒng)民俗活動,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fā)明的。1660年前后,鄭成功據(jù)廈抗清,其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中秋前后愈發(fā)思親懷鄉(xiāng)。鄭成功為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于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者,克取臺灣,與下屬巧妙研究設計出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一博。
每會月餅按照各級科舉制度的頭銜,設有“狀元”1個,“對堂(榜眼)”2個,“三紅(探花)”4個,“四進(進士)”8個,“二舉(舉人)”16個,“一秀(秀才)”32個。
每逢團建活動總免不了領導發(fā)言,大概是為了突顯這次中秋團圓宴的溫馨主題,陳董和林總在簡單總結完今年公司的發(fā)展情況,表達了中秋祝愿后,很快就宣布進入緊張熱烈的博餅活動中。
只聽得各桌間霎時傳來不絕入耳的投擲聲,骰子碰壁的叮當作響,夾雜在歡呼喝彩聲中,好一派節(jié)日的熱鬧景象。
隨著獎品歸屬的敲定,各桌也陸續(xù)決出自家狀元,喜提千元紅包之余更有“狀元王中王”的終極PK名額。四位狀元頭戴喜慶的狀元帽合影留念,滿滿的儀式感后王中王的對決一觸即發(fā)!
只是這最終結果有些意料之外,本以為是歐皇間的焦灼對抗,誰知短短四五輪后便分出勝負,以唯一的女狀元勝出而告終。
博餅過后的晚宴時間對于鮑叔這種非洲人來說才是今晚的正事,推杯換盞,閑話家常,不負“團圓”的名號,確實醞釀出家宴的閑適氛圍,而今晚的團建也在如此氣氛下圓滿落幕。
本次博餅團建活動促進了各部門同事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增強了公司隊伍的凝聚力,營造出溫馨有愛的文化氛圍。當每個人臉上洋溢著笑容同時,也在訴說每一位濱奇人此刻的心境以及對公司未來發(fā)展的信心。